第241章
盖,才能支撑起沉重的身体,“三叔,你也不相信我吗?” 他看起来并不好受。 赵建国叹气,“不是不相信你,就是让人瞧见,多误会啊……” 采访上报,是挺荣耀的事儿,咋还有个姑娘一起跟回村儿呢? 别人也就罢了,赵瑞媳妇儿看见,得多伤心。 赵瑞垂着头,双手缓缓攥成拳,对赵建国解释,又像是对自己强调:“苏教授说,他女儿一年放不了几天假,所以才一起出来采访,待不了几天就会离开的……” 他已经有了媳妇儿,不能有任何放纵。 · 两天后,正好是小年。 赵新山亲自赶车,拉着余秀兰和赵柯进公社接赵建国和赵瑞。 要不是怕回来的时候挤,李荷花也得跟着进公社接儿子。 他们到的早,余秀兰去轴承厂的传达室给远在西北某部队的弟弟打电话。 赵新山和赵柯则是去公社大院。 赵柯挨个办公室跑,划拉一大堆上面发下来的宣传文件、资料、报纸……顺道拜早年。 程干事跟她关系处得好,知道她要,平时也会替她留着。 “这是最近的。”程干事递给她一摞东西,笑说,“别的大队领回去都糊墙了,也就你会看。” “多看看没坏处。”赵柯向他道谢,给他一小筐红鸡蛋,“年前我都不过来了,提前给你和嫂子拜个早年儿,这是给嫂子准备的月子礼。” 程干事接了,“这时候鸡蛋可不好找,还是红皮儿的。” 赵柯语气里带出明显的得意,笑眯眯地说:“我可是为了嫂子月子里吃得营养些,托人去好几个大队寻摸到的,别人可不一定有我弄到的鸡蛋多。” “还真是。”程干事笑,“咱们赵主任现在人脉广呢,各个大队都说得上话。” 赵柯接下这夸赞,闲聊了几句,就和他分开。 余秀兰打过去一个电话,约好了时间,正守在传达室等电话。 赵新山和赵柯过来,赵棉还没下班。 等到赵棉小跑出来,几人一起在传达室继续等。 期间,赵棉说了省城来人采访的事儿。 赵新山高兴地结巴:“能上报纸啊?这可是光宗耀祖的事儿。” 余秀兰也满脸喜气洋洋,“我闺女真出息。” 赵棉认可地点头。 唯有赵柯,若有所思。 “铃铃铃……” 电话铃响。 余秀兰暂时忘了采访的事儿,赶忙接起来,“喂,是秀民吗?” 电话的另一头,刘三妮儿大嗓门儿地喊:“秀兰,是我,你妈。” 周围的人全都看过来,余秀民妻子林清嫌丢脸,领着儿子站在门口,并不靠近。 余秀民贴近话筒,想听一听声音。 刘三妮儿对着话筒喊:“你弟也在呢。”随即调转话筒,让儿子说话。 余秀民叫了一声“姐”,扭头招呼妻子儿女过来问好。 林清不得不走过来。 电话里,余秀兰也叫赵棉和赵柯过来打招呼。 姐妹两个对着话筒喊人,拜早年。 连赵新山也向老太太问了声好。 刘三妮儿把着电话,问赵建国和赵枫,问她们在村儿里咋样儿。 余秀兰眼眶有两年没见着听着亲妈的声儿了,眼眶有些红,一一答了,然后转过来问她身体咋样,问弟弟身体咋样,问她在那头过得舒不舒心。 刘三妮儿答话:“我们身体都好着呢,你不用担心。” 至于舒不舒心…… 刘三妮儿瞥一眼又站得远远的儿媳妇,没接这茬,转而道:“秀兰,你让小柯接电话。” 远处,林清低头看了一眼手表,这都五分钟了,还没完。 电话对面,余秀兰示意赵柯过来接电话。 赵柯有预感,姥姥要说什么,接过电话,“姥姥。” 刘三妮儿嗓门儿丝毫没压低,“我要给你介绍的青年,才二十多岁,就比你舅舅小一级,好多人儿想给他介绍对象呢,要不是我跟他妈处得挺好,人家根本不松口,你说你这孩子,咋还不乐意?” 林清皱眉,对她这样大喇喇地往外说些没谱的事儿,很不喜。 而赵柯好言好语地解释:“姥,我现在当着咱们大队的妇女主任呢,和大伯一起带着全大队建设村子,怎么能走呢?” 刘三妮儿当那么多年妇女主任,还能不知道妇女主任是干啥的,“建设村子,跟你一个妇女主任有啥关系,而且咱村儿那么多年,都那样儿,能咋建设,你别为了拒绝就蒙我。” 赵柯耐心地说:“我妈信里不是跟您说了吗?咱们大队今年养了三十多头猪,明年开春儿还要多抓一些。大队还建了砖窑,能自个儿烧砖了,明年就要重建小学,到时候咱们大队的孩子们都可以受到更好的教育。” 刘三妮儿和余秀民对视一眼,不信,“咱村儿那些社员,能有几个豁出钱去送娃娃上学的?” “大队都做好工作了,明年咱们大队适龄的孩子,全都去学校。” 姥姥惊讶,“啥?都去?” “是啊,大伯就在旁边,我还能骗您吗?”赵柯答得很随意,“到时候每个年级都会有自己的教室和老师。” 姥姥更吃惊,“那得多宽敞啊。” 大队咋有这么大变化,以前可不这样儿,变化肯定是从赵柯回村儿才有的…… 余秀兰抓着赵柯的手腕瞧了一眼表,抢过电话,“妈,啥时候有机会,您和秀民回来看看,就知道咱们大队现在不一样了。” 刘三妮儿心里一动。 跟着儿子是好,可她也想念老家,如果能回老家看看…… 刘三妮儿依依不舍地挂断电话,回家的路上,念叨起啥时候能回去。 林清直接打消她的念头:“秀民忙,休长假得申请,挺难的,走一趟不容易。” 余秀民道:“妈,我也想回老家看看,但是路途远,走一趟起码得请一个月的假,还是过两年吧。” 刘三妮儿就没再说话。 随军家属住的是平房,一家人回到家,刘三妮儿去厨房准备午饭。 林清坐在客厅里,当着丈夫的面儿,对刘三妮儿道:“妈,根本没相亲,能不能别在外头嚷嚷,万一王副连长有意见,以后不支持秀民工作,怎么办?” 刘三妮儿在厨房里回她:“能有啥意见,小王受欢迎,他妈得意着呢,而且小王年纪大了,他妈也着急。” “不管怎么说,能少说话尽量少说话,万一得罪人影响秀民的前途。” 她活这么大岁数,又是当过妇女主任,还能不知道啥能说啥不能说? 她在家属院人缘好着呢,偏偏这个儿媳妇这不许那不好的,还管着她。 刘三妮儿不痛快,不想让儿子为难,没跟她争辩。 林清从屋里拿了个苹果,一掰两半儿,一半儿给儿子余岳,一半儿给刚进屋的丈夫,独独没给两个女儿。 大女儿余岁叛逆期,直接踢踢踏踏地进屋,二女儿余欢性子弱,低落地埋头。 余秀民没吃,问她:“没有苹果了吗?怎么没多拿一个?” 林清道:“没有了,要是有,我能不给她们吗?”
相关推荐:
白日烟波
旺夫
女奴的等价替换
神秘复苏:鬼戏
山有木兮【NP】
新年快乐(1v1h)
NTR场合_御宅屋
武当青书:诸天荡魔至洪荒
婚里婚外
鉴宝狂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