帝王小说

帝王小说> 重生之民国女子 > 第2章

第2章

” 看到两个幼子,康熙今日的心情格外好,平时恪守的规矩也暂时抛到了脑后,便把胤禛也抱了起来,放在自己另一边膝头上。 胤祐便扑进胤禛怀里,咯咯笑了起来。 康熙不管两个孩子,只抬头去看孩子们的额娘,话又是对着太皇太后说的:“既然有小七在,皇祖母身体愈加康健,那就把他留在慈宁宫,再陪您两年。” 皇贵妃手里动作稍有停顿,心知对方这话缘是试探自己,却也没表现出什么。 她从康熙膝头抱过胤祐,摸摸他的额头,又哄着孩子张开嘴,看了看他的牙齿和喉咙。 这些都是每日的例行检查,确定没什么问题她才放下心来。 太皇太后笑道:“那自然好,就怕庆仪日后埋怨咱们,让他们母子分离。” 庆仪是皇贵妃进宫前的闺名,与她的兄弟一同从“庆”字辈,可见佟国维对这个女儿的宠爱。 自从胤祐被送来慈宁宫之后,她每日风雨无阻过来请安,虽然主要为了看儿子,但照顾老人也是尽心尽力。 皇贵妃一面吩咐宫女把食盒内的点心端上了,一面从容的回道:“小七能常伴在老祖宗身旁是他的福分,臣妾谢恩还来不及,又怎会埋怨。” 康熙本意只是想让表妹向自己撒个娇,说几句好话,求他把孩子送回去。 没想到,人家顺水推舟反倒承了他这个情。 佟庆仪知道康熙把胤祐养在慈宁宫自有考量,不会轻易再送回去,便也没上他的当。 她稀里糊涂来到这深宫之中,又稀里糊涂成为了两个孩子的妈。 身为一名现代儿科医生,她深谙一个道理——在这内卷严重的深宫之中,要想活得长久一点,就得少生孩子多读书。 尤其是她和康熙血缘太近,胎儿就不容易存活,就算生下来,早夭和残疾的风险也很高,就不费那个劲了。 为皇家开枝散叶的KPI留给其他同事去完成就好,她可以发挥一下余热,利用自己上辈子所学,让同事们的孩子活得更加长久一些。 至于胤禛和胤祐两兄弟,大的从小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,性格内向,心思细腻,是个极度缺乏安全感,却又不肯表现出来的小孩。 小的活泼开朗,个性讨喜,就是从小身体不太好,三天两头大病小病不断,要不是自己这个专业人士悉心护理,恐怕是活不到现在的。 胤祐的出生实在特殊,宫里宫外闲言碎语从未停止,前朝几大外戚家族也将他视为最大的潜在威胁,当初康熙决定将孩子送到太皇太后身边养着,也是想让他们有所忌惮。 “额娘~”小儿子抓着皇贵妃胸前的龙华,唤回她的思绪,“点心,小七饿了!” 这小崽子,眼睛里就只有吃的,他不久前才用了牛乳和春卷,宫女刚把装点心的盘子放上桌,他就迫不及待吵着要下去。 皇贵妃带来的点心,都是承乾宫小厨房做的,低油低脂低糖,软糯清香,最适合老人和孩子。 今天做的是茯苓饼、荷花酥和藕粉桂花糕,外观就做得颇为用心,闻起来更是香气四溢。 皇贵妃额头蹭了蹭儿子的额头,用只有母子俩才听得到的声音说道:“那宝宝应该怎么做?” 小家伙毫不犹豫搂着额娘的脖子,在她脸上“吧唧”亲一口。 胤禛在他汗阿玛膝头正襟危坐,像个小大人一样,父子俩都有些不自在。康熙干脆把人放下,让两个小家伙陪着太皇太后用些茶水点心。 胤祐指着他最爱的藕粉桂花糕碎碎念:“乌库玛嬷一个,小七一个,额娘一个,小七一个,哥哥一个,小七一个,阿玛一个,小七一个,最后两个给熹姑姑和苏嬷嬷。” 熹姑姑就是照顾他的大宫女,名叫李熹,父兄皆在外做官,难得知书达理,原是太皇太后身边的人,胤祐来了之后,便派到了他身边照顾。 小孩子说话多少有些口齿不清,认真的神情却把旁边几个大人心都萌化了。 唯一很郁闷的是康熙,他本以为自己在小七心里的地位仅次于太皇太后,没想到,待遇不但排在皇贵妃身后,甚至还不如胤禛,仅仅比宫女高一点。 皇上心里不痛快,小的太小,又有太皇太后护着,于是他便将目光放在了大的身上:“胤禛也快到上学的年纪,先给他找个老师开蒙吧。” “???” 听到上学,某个一心扑在点心上的小家伙突然抬起脑袋。 第2章 对于胤祐来说“老师”和“上学”是两个新鲜词汇,他没听过,但哥哥要去上学,他也想跟着去,便竖起了耳朵。 皇子们虚岁六岁才会送到上书房念书,康熙为他们挑选的老师都是学识渊博,人品端正的学者,太子胤礽的老师更是张英、李光地、熊赐履和汤斌这样的名臣。 但在太子入学之前,他一直养在康熙身边,是由康熙亲自教导和开蒙。 如今的太子,聪颖好学、文武兼备,不仅精通百家经典、历代诗词,而且熟练满洲弓马骑射。 可见,康熙的学前教育是多么成功。 他不但是成功的学前教育专家,也很乐于亲自为皇子们讲授经典,督促并指导他们的学习,几乎每日都要抽查功课。 就连不能去上书房念书的公主们,也会专门指派姑姑教她们读书识字作画,可见他是个非常重视子女文化课教育的父亲。 皇贵妃摸了摸大儿子的脑袋,笑着看向康熙:“哪儿还用找老师,最好的老师不就在这儿了吗?” 康熙抬起头来,皇贵妃就站在他身旁,正拿了块茯苓饼递到他跟前。 两人目光相交,年轻的帝王眼中有异样的情绪一闪而逝,但此情此景,有些不合时宜,便很快收敛。 他接过茯苓饼尝了一口,甜香虽不比御膳房,但清淡的口感也别有一番滋味。 “皇贵妃的意思是想让朕亲自为胤禛开蒙?” 皇贵妃笑而不语,心想:儿子是你亲生的,辅导一下学习也是应该的。 太皇太后也在一旁点头:“庆仪这个想法倒是不错,看看太子就知道,皇帝也是个好老师。” 兴许是皇贵妃的意图太过明显,太皇太后帮腔的时候,还默默给她递了个眼色。 旁边有个不安分的小家伙也在闹腾:“哥哥别怕,小七陪着哥哥。” 其实,听到阿玛和额娘讨论自己上学的时候,胤禛心里就有点忐忑,他一直在承乾宫跟着皇贵妃长大。 小时候的记忆有些模糊了,只记得自己成天和奶嬷嬷呆在一起,能见到额娘的时候不多,更别提汗阿玛。 可是,自从弟弟出生之后,额娘对他的关注反而多了起来。后来弟弟被送到了慈宁宫,额娘更是亲自照顾他的饮食起居,每日来慈宁宫也会带上他。 现在汗阿玛提起他上学的事情,就说明他不能时时刻刻和额娘待在一起了。 没想到弟弟却看出了他的忐忑,拉着他的手,一直说要陪哥哥一起去上学。 康熙思索片刻,便答应下来:“等这些日子忙过之后,就让小四来乾清宫,朕亲自给他开蒙。” 小孩子的开蒙本也不是什么难事,教他们认认字,背诵些简单的诗书便是了。 皇贵妃拉着胤禛谢恩,康熙伸出手,正要扶她一把,人家自己就站了起来,没再看他一眼。 康熙悻悻的收回手,低头一看,有个小家伙一把抱住了自己的腿,扬起小脸看向自己,嘴边还残留着糕点的碎屑:“阿玛,小七也要上学,小七要和哥哥在一起。” 看着小儿子,康熙的心情又多云转晴,一把将他拎起来抱在怀里,接过宫女手里的帕子,擦擦他的小嘴:“你还太小,阿玛就是想让你去念书,老祖宗也舍不得。” 虽然胤祐还不满三岁,但情感却很细腻,是个共情能力很强的孩子。 知道阿玛疼他,就靠在对方的肩头撒娇:“额娘也舍不得哥哥,阿玛要对哥哥好。” 看着怀里的小东西,听他软糯糯的小奶音嘱咐自己要对哥哥好,在前朝百官面前威严的九五之尊,此刻心里也柔软得不像话。 太皇太后正在与胤禛说话,讲他汗阿玛年少时如何刻苦勤奋的学习,每日只睡两三个时辰,方才成就了今日的明君。 让他去了上书房,不但要像阿玛那样勤勉好学,也要同几位兄长和睦相处。 胤禛认真听着,点头称是。 皇贵妃倒是很放心,她知道胤禛是个性格谨慎的孩子,轻易不会和兄弟闹矛盾。 她就是看着胤祐拿手揉了好几下眼睛,看着是困了,想把孩子抱过来,可人家阿玛半点没有要放下孩子的意思。 幼子均匀的呼吸若有似无的喷洒在肩颈处,康熙低头一看,胤祐闭着眼,浓密的睫毛在白净的小脸上投下一片阴影,嘴角微微上扬,一动不动。 阿玛的怀抱宽厚又安心,吃饱喝足的小家伙,竟然就这么依偎在他怀里睡着了。 佟庆仪自己就是个医科大学本硕连读的学霸,平日里对两个孩子的教育一点也没有落下。 但她的教育多以启发思维和锻炼记忆为主,很少教孩子读书习字。 让康熙亲自为胤禛开蒙,一来,是想让胤禛和阿玛多亲近些,让孩子更有安全感。 二来,的确也是因为康熙把太子教导得很好,可以为胤禛打下一个好的基础。

相关推荐: 林峰林云瑶   莫求仙缘   外婆的援交   我的美女后宫   小人物(胖受)   反派师尊只想死遁   成人爱情故事集|魁首风月谭   靴奴天堂   [综漫] 当隐队员的我成为咒术师   和徐医生闪婚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