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23章
,下次查房再考,顺带着还要检查病历。 不但学生怕她,就连病房里的小朋友,以及小朋友都怕她。 从她走进病房开始,康熙和胤祐目光就一直追随着她。小家伙凑到爸爸耳边说道:“妈妈好凶!” 康熙问他:“你怕不怕?” 胤祐摇头:“不怕,她从来不凶我。” 康熙讪讪的摸了摸鼻子,儿子虽然不怕,可不知道为什么,他还有点怕。 佟医生的儿子在病房住院,而且还是病房里最乖最可爱的那个小朋友,整个科室的人都不忍不住过来逗逗他。 胤祐这个小可爱,对所有人都很友好,不管谁跟他说话,他都能跟人家聊上好一阵,小嘴特别甜。短短几天,护士们储物柜里的那点小零食都快被他骗光了。 小家伙却很大方,把大家给他的零食又分发给了同病房别的小朋友,还会主动安慰害怕吃药打针的小伙伴。又把小伙伴给他的零食,拿去护士站,主动分给那里的小姐姐。 于是,大家都开玩笑说,佟医生他们家宝贝,长大了做个医药代表,没有什么业务是他拿不下来的。 这天,康熙正在喂胤祐吃饭。医院食堂的饭菜味道并不好,小朋友都不爱吃。其他小朋友都是家里送来的,还挑三拣四,吃口饭可费劲儿了。 只有胤祐小朋友,不管吃什么,他都能吃得很香,大口大口的,从不让人操心。 走廊外面忽然传来一阵喧哗,说是办公室那边,有家属和医生吵起来了。 康熙转念一想,今天值班的不就是佟庆仪吗? “小七,你好好的自己把饭吃了,我去看看妈妈。” 胤祐手脚并用的从床上下来:“我也去!” “不行!你乖乖地呆在这里。” 胤祐才不会乖乖地带着,自己穿上鞋子,一路小跑着就跟了出去。 佟庆仪熬了一个通宵,还遇到个胡搅蛮缠的家长。孩子送来的时候就已经严重感染,断断续续高热,根本控制不下来。 关键是,一开始家长还隐瞒病情,他们用了什么奇奇怪怪的偏方,孩子吃完之后全身感染加重,到现在高热不退,体温一直在40℃下不来。 家长这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,气急败坏的冲她喊:“你们这不是医院吗?这都一天了还不能退烧,钱却没少花,能不能治,不能治我们要转院。” 佟庆仪没好气的说道:“你自己看看血常规,白细胞高成什么样了。问诊的时候你们喂孩子吃了什么东西当时怎么不说?” “我算是看出来了,你们这些医生就是欺负我们什么也不懂,就知道让我们做检查,住院开药,到头来病还治不好,现在又说没钱了,让我们去缴费。” 佟庆仪一夜没睡,被他扯着嗓门嚷嚷这么一通,只觉得脑仁儿疼,挥了挥手:“现在情况就是这样,我们也在尽量控制感染。你要继续治疗就去缴费,你要转院把知情书和免责协议签了。” “我不签,这就是你们的责任,孩子要有个三长两短我不会放过你!” 佟庆仪气得没话说,也不想继续争执下去,正要往外走,谁知那家长却忽然情绪激动起来,一把就揪住了他的白大褂,另一只手已经挥了起来。 周围围了好多看热闹的家长,此时都错愕的盯着眼前的情形,旁边有其他医生尖叫:“保安呢,保安怎么还没上来?” 佟庆仪来不及躲闪,只是本能的闭上眼,然而下一秒,预料中的拳头并没有落在他的身上,而是有人揽过她的肩膀,将她往后带了一步。 睁开眼,就看到那家长的手停在半空,手腕正被另一只手牢牢地抓住。 那人怒不可遏,正要破口大骂,抬头却对上了一双霜刃般的眼眸。满腔的怒火到了嘴边,气焰却一下子消了下去,无论如何说不出口。 他只觉得那眼神让他背脊发凉,双腿不由自主的发颤,差点膝盖一软,给人跪了下去。 这时候,电梯门打开,几个保安从里面走出来,架住那个家长往外走。 “哇呜呜呜~~~”人群中忽然响起一声孩子的大哭,佟庆仪和康熙望过去,看到胤祐孤零零的站在那里。 两个人赶紧过去,佟庆仪抱起儿子:“好了好了,吓到宝宝了,没事,妈妈在这里。” 小家伙靠在妈妈肩头,断断续续的说道:“我要回家,我不要呆在这里。” “等你病好了咱们就回家。” “不,我要妈妈跟我一起回家,现在就走,以后再也不来了。” 佟庆仪替他擦掉眼泪:“可是妈妈还要工作呀。” “我不买玩具了,也不要去游乐场,妈妈以后不要上班了,这里有坏人,坏人会欺负妈妈。” 康师傅也在一旁跟这儿子起哄:“走,回去!” “别闹了,多大点事,隔三差五就要来一次。” 旁边正好来了个护士:“佟医生,主任让你过去一趟。” 佟庆仪把儿子递给康熙:“把小七带回病房休息,我一会儿过来找你们。” 说完,她就转身走了。 胤祐还在他爸爸怀里抹眼泪:“我要回家,我们带妈妈回家,我不要她上班了。” 康熙盯着佟庆仪的背影,几乎是咬着牙对儿子说道:“不管在哪儿,不管你爸爸是不是皇帝,以后都不会让你和妈妈受委屈了。” -------------------- 作者有话要说: 行吧,现代番外也全部完了。所以,最后我给康师傅安排的工作是——医院大门保安(bushi)。 还有最后一个番外,明天争取更出来。 第163章番外6 时间一晃过去许多年,当初六阿哥从欧洲回来过后,带回了许多新技术新思想。 他说他还看到了那个彼得皇帝,对方就在俄国的出访使团内,他对造船技术也非常感兴趣。 胤祐也得到消息,彼得回到俄国之后做出了大量改革。 胤祐和六阿哥商量之后,也想要消防欧洲,积极兴办工厂,发展贸易,文化、教育和科研事业,同时改革军事,建立正规编制的陆海军。 但他毕竟不是皇上,他知道康熙是个十分谨慎的人,如果改革太激进,他阿玛肯定接受不了。 但是没关系,既然阿玛接受不了,他就去找太子,反正从小到大,太子哥哥最疼他,他说什么太子哥哥都会答应他。 虽然在国家大事上不可能他说什么都答应他,但他说的,太子一定会慎重考虑。 他不但找了太子,还找了他的几个兄弟们。 胤祐从小和兄弟们一起长大,对他们各自擅长什么都非常了解。 他和大阿哥聊起军事,两个人探讨如何建立正规编制的海陆军,而取代现在的八旗兵。 胤祐认为,现在的八旗兵早就不是当年清军入关时候的八旗兵,他们只想躺在功劳簿上享福,根本没有当年的战力,也承担不起一个国家的国防重任。 相反,汉军的绿旗兵却人才辈出,比如延恒。但因为他们的汉人身份屡屡不受重用。 然后他又去和三阿哥聊教育,认为蒙养斋不能只有一个算学馆,应该加入别的学科,比如语言、医学、天文等等。 还有就是,不仅皇家科学院要注重基础学科的研究,全国各地也要兴办学堂,让孩子们都有书可以读。 他还有一个更加大胆的想法,他想让天底下的女孩子也有书可读,只是现在不便提出来,他只对皇后和王妃说过,这两个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都表示支持他。 小的时候,胤祐一直认为农业不重要,想要国富民强,不应该把子民都束缚在土地上。可自从与皇后和四阿哥的那次谈话之后,他才深刻理解了农业是立国之本这句话。以史为鉴,粮食战争在任何时候都有可能轻易摧毁一个民族和国家。 所以,他把这个发展农业的重任交给了四阿哥,反正哥哥从小就对这些感兴趣。 八阿哥是个为人和气的人,在大臣面前一直都没什么架子,和许多人都能搞好关系。他性格中本来就有八面玲珑,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特点。 因此,成年之后,他一直在掌管理藩院的事情,也就是处理和蒙古、回部以及西藏等的关系。 胤祐认为,外交不只是对这些属国,而是应该将眼光放在更远的地方。 既然他们现在和沙俄那边关系紧张,对方封锁了大清和欧洲联系的陆路,那么他们可以通过航海,去加强与师姐各国的联系,不只是欧洲,也包括其他地区,就像当年郑和下西洋一样。 既然欧洲能有那么多传教士不远万里的过来,他们也能派人出去,去传播东方文化。 九阿哥是个很聪明的孩子,尤其在钱这方面,胤祐发现,他非常有经济头脑,鬼点子多得是。 胤祐要大力发展手工业,兴办工厂,加强和欧洲国家以及西边属国的贸易往来,于是,就有意培养弟弟在这方面的能力。 经过几年的努力,兄弟们在自己的领域也都算是小有成就。但康熙毕竟上了年纪,已经不是年轻时候那个雄才伟略,
相关推荐:
摄春封艳
浪剑集(H)
对不起师兄:我撬了我的“嫂子”
外婆的援交
当直男穿进生子文
以美食之名:街口的关东煮
帘幕无重数(骨科,禁爱姊妹中篇,1V1)
泰莉的乐園(GL SM)(繁/简)
删除她gl
反派师尊只想死遁